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李东绪:旧城改造 别忘了那些"老古董"

房天下  作者:李东绪  2014-03-18 09:13

[摘要] 旧城改造并不是一股脑儿的拆完就好。很多人不愿意搬迁是因为对原有的家无法割舍,其实就是对一种生活,一种文化的依恋,还有对新的居住文化的不适应。

旧城改造并不是一股脑儿的拆完就好。很多人不愿意搬迁是因为对原有的家无法割舍,其实就是对一种生活,一种文化的依恋,还有对新的居住文化的不适应。

不要以为一个庙宇夹杂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显得突兀。其实它与高档小区的会所有何区别呢?高档小区的会所文化需要组织者组织很多活动才能培养起来。这些庙宇已经承载了很多人一生的情感,包括个人和家族的情感。

为什么很多成功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都需要设置一些或大或小的博物馆。其实是一个道理,就是对一个小区或者一个城市文化的保存和继承,不然所有的建筑就是水泥森林,毫无生机。

今天看到海口市海甸岛海甸一路旧城改造中保留了一个完成的庙宇。其实一般中国这种小村子的庙宇一般都是将佛教佛神、道教神仙还有自己的祖先放在一起崇拜。从这个小小的地方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宗教的包容,以及那种对祖先的崇敬,还有一种天生利己的实用化崇拜。

按道理一般的安置房小区配套都很简单,但是正是因为保留了这个庙宇,整个庙宇成了小区园林中精致的一个点缀,另外也成了社区公共活动设施的集中地。原来的宗祠庙宇改一个牌子就是老年活动中心,前面的广场保留了戏台子和小香炉。平整的院子成了居民的排球场。其实在这里没有被拆以前居民也是这么利用这块土地的。旧城改造仅仅改善了家里的居住面貌,但是他们出门离开家的公共活动并没有改变。

想想当初规划者和建设者将此庙宇如此保留或许就是怕拆迁的不顺利吧。中国有句俗话“宁迁十坟,不拆一庙”,这些庙代表了村子宗族的祖先,代表了他们的精神家园。在一个传统的中国村落,特别是宗族观念强烈的村落,庙宇承载了太多的东西。物质家园可以毁掉重建,要毁掉精神家园真的是他们不可接受的。

看到附近的古树也保存了不少,而且系着祈福的红丝带,香炉的烟火定期还会点燃,住进社区的居民心理一定还会继续认为自己还在这个村子。

  

 

本文作者:李东绪

点击进入李东绪的房天下博客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海南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