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虹云之城小区发放免费访客停车券引发争议,部分业主将停车券低价回收后转卖获利,甚至开发交易平台。此举引发业主分歧,反对者认为扰乱停车市场秩序,支持者则认为属市场行为。物业表示将完善管理办法,协商关停交易平台。

杭州某小区发放的免费停车福利,意外引发业主间的激烈争论。原本旨在便利业主的访客停车券,竟成为部分人牟利的工具,这一现象折射出社区公共资源管理中的深层问题。
停车券交易乱象:福利变生意背后的利益博弈
虹云之城小区每月向业主发放30张访客停车券,这本是物业提供的一项便民措施。然而部分"精明"的业主发现其中商机,以40元30张的价格回收停车券,再以每张1.4元到2元不等的价格转售。更有甚者开发专门小程序搭建交易平台,并收取百分之四的技术服务费。这种变相交易让原本的福利性质完全改变,引发其他业主强烈不满。
社区公共资源管理面临的两难困境
支持交易的业主认为这是市场行为的自然体现,闲置资源得以流通利用。但反对者指出,这种交易严重扰乱了小区停车秩序。每月200元即可享受包月停车,远低于周边500元的车位租金和240元的公共停车场费用。更严重的是,外来车辆增多导致乱停车现象频发,甚至出现占用私人车位的情况。物业表示将完善管理办法,但如何在便民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这场停车券风波反映出社区公共资源分配与管理的复杂性。物业在制定便民措施时,需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漏洞;业主在享受权益时,也应自觉维护社区秩序。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社区共识,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